中心已有的成绩:
中心依托四川省重点建设二级学科“气象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大气科学”、“大气科学专业”四川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及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应用气象学”、省级“大气科学专业教学团队”,省级“气候变化与防灾减灾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和“青藏高原环流系统演变及其对四川地区气象灾害的影响创新研究团队”两个创新团队,在四川省、中国气象局及教育部的共同资助下,已经向中心投资1200余万人民币建立天气分析与预报实验室(气象台、气象实习台、地面综合气象观测场)、大气流体力学实验室、大气数值模拟实验室、应用气象学实验室(应用气象实验室以及应用气象实验基地)。
建设规划及措施:
(1)科研平台建设:根据我国气象行业发展方向以及国家对防灾减灾事业的重大需求,五年内拟建设能够较好满足城市气象灾害领域科学研究及气象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和实践要求的先进的科研和教学基地——“城市气象观测站”,从而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全方位发展。城市气象观测站面向全校的本科、研究生教学和科研素质培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结合,为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良好的条件,将为国家,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培养输送大批高质量、多层次的优秀气象人才。为在高山大气、气候与环境科学等领域进行突破性和创新性的研究和探索,未来五年中心拟建立“峨眉山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试验站”。与此同时,持续培养一大批具有科学研究热情的气象、环境工作者,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国家先进水平的区域气候环境基地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作为依托高校建立起来的综合观测站,其公司产品的功能也将完全展现出来。公司大气及环境等学科目前承担着本科、研究生以及气象局、民航等多部门的各类培训工作。高山观测站的建立及运行将为公司产品工作提供更好的教学素材,实习实训的场地和实践的基地;与此同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在基本科学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之中,将会培养出一大批大气与环境方面的科研工作者。
(2)校内实验基地的建设及完善:在建占地900m2的应用气象实验基地,主要用于应用气象教学、实验及科研,并承担全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实验、实习教学任务。目前实验基地已获得学校批复,实验基地规划设计已初具规模。
(3)综合气象观测站设施设备的规划建设:“城市气象观测站”是由包含长期的定点观测及移动性的应急观测设备在内的城市气象灾害观测系统组成。拟建设仪器设备包括常规气象观测和雷达、微波辐射计、GPS、风廓线仪、通量观测、大气环境观测、车载及高空移动探测等,目的在于获取气象要素综合分析场资料、城市边界层特征及能量交换信息、城市大气污染成分等第一手资料。“峨眉山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试验站”以建立高山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体系为目标,包括高原地气交换过程(近地层微气象梯度观测、大气湍流和CO2交换观测、大气边界层廓线观测)、云及降水系统(云雾结构观测、降雨/雪量和雪深观测)、雷电物理观测(雷电监测与试验)和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的观测等。
(4)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稳定和吸引人才,进一步扩大中心的教学及科研队伍,引进国内应届博士或优秀硕士及具有影响力的高级科研人才。针对“峨眉山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试验站”的建设,将联合四川省气象局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引进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高原大气物理研究室的核心人员,共同组建峨眉山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试验站的研究团队。另一方面,完善高端人才培养和成长机制,注重后继学科带头人及青年教学骨干的培养造就,为他们创造条件,使之尽快成长。如通过制定相应人才培养计划,如通过学历教育、在职培训,选派教师到相关单位进行协作科研、英语培训,到气象局和业务部门去进行深造及短期工作或业务培训,强化其业务实践能力,同时学院将加大经费投入,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等,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型教师培养基地。此外,中心将通过实施“优秀中青年教师留学计划”,每年资助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到海外高水平大学深造,提高教师中具有海外教育经历的比例。
(5)建设经费及政策保障:国家和学校财经政策对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给予极大的支持,目前中心建设经费能够得到保证,每年约400万,经费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学校经费支持,二是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项目,三是省级及地方气象局局校合作项目,筹措经费主要用于优秀人才引进、科研平台建设、先进设备的购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