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威廉希尔公司
     
    公司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以优秀成绩率先通过绩效评价
    2022-01-31

    由公司主持承担、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项目“西部山地突发性暴雨形成机理及预报理论方法研究”第二课题“山地突发性暴雨的特征与机理研究”,克服疫情影响,经过三年紧张有序的研究,已公开发表、正式录用论文31篇,其中已在核心及以上期刊第一标注发表23篇(SCI 7篇)、另外正式录用3篇(SCI 1篇),第一标注出版专著2部,获批软件著作权1项。培养硕士11人、博士5人,晋升职称4人,培养中青年带头人4名,形成了山地暴雨机理研究创新团队,课题成员已在本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申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主角参与四川省气象局拍摄的科普宣传视频1部,获科技部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二等奖、第二届中国国际科普作品大赛二等奖;指导公司本科生参赛获得四川省气象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四川省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课题及专题负责人应邀在国内学术会议做特邀报告9人次,赴美国、意大利参加国际学术会议7人次,邀请美国专家来华合作交流1人次。在完成由具备国家科技计划资金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的课题结题审计、按期向科技部指定的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完成科学资源数据汇交、以及具备资质的省级科技信息研究院查新检索中心对本课题标志性成果进行国内外查新后出具科技查新报告的基础上,在同类重点专项中率先申请开展课题绩效评价。

    2022年1月19日,受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委托,项目承担单位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采用线下和线上结合的方式,组织召开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西部山地突发性暴雨形成机理及预报理论方法研究”下属5个课题的绩效评价会。绩效评价专家组在审阅资料、听取课题负责人汇报的基础上,按照任务书规定,经质疑和讨论,对“山地突发性暴雨的特征与机理研究”课题绩效形成如下评价意见:课题围绕中国西南地区山地突发性暴雨的特征与机理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工作,统计了中国西南山地突发性暴雨及其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深入分析了西部山地突发性暴雨过程中地形与降水系统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地形激发的惯性重力波对西南山地突发性暴雨的影响机理;得到了山区低空急流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西南山地突发性暴雨的关系。课题取得的标志性创新成果有:(1)明确了山地突发性暴雨事件的识别标准,统计得到1981-2017年中国西南山地突发性暴雨时空分布的观测事实,分析出有利于暴雨发生的环境条件,揭示了西南山地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生成源地、活动特征以及对突发性暴雨贡献的差异。(2)定量分析了西南复杂地形对区域主要影响系统(高原低涡、西南低涡、高原切变线、低空急流等)以及爬流、绕流对山地暴雨的具体作用,并物理诊断、数值模拟了这些影响系统对山地突发性暴雨的贡献。(3)发现山地突发性暴雨过程中还存在由于地形强迫、切变不稳定以及非地转平衡三者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中尺度地形重力波,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地形重力波与对流系统两者的耦合作用是引发山地突发性暴雨的一类重要机理。课题研究成果已示范应用于2020年长江流域防汛气象服务,2021年“4.23”秦巴山区首场区域暴雨、2021年“8.11”湖北随州大洪山脉特大暴雨的预报复盘分析,以及陕西、青海、湖南省气象台和湖北省恩施州、宜昌市气象局的地形强降水与山洪预报业务、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的横断山区强降水机理研究。课题成果丰富了西部山地暴雨形成机理的科学认识,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绩效评价专家组认为,该课题全面按期保质完成了课题任务书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达到了考核指标要求,课题组织管理规范,提供的绩效评价资料完整,形成了山地暴雨机理研究创新团队。专家组一致同意该课题通过绩效评价,绩效评价平均成绩为优秀。建议进一步开展自主创新的新理论、新技术的亮点成果凝练及业务转化,为提高我国山地暴雨预报水平做出贡献。

    关闭